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三下乡】长春中医药大学:让青春在实践中磨砺出光彩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在做好防疫工作和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共青团长春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积极组织全体在校学生参与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活动中,近2000多名学生走进家乡基层、深入各行各业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在2020年暑期全面开启“重走长征路”、“重走抗联路”主题活动。  


在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学校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模式,同学们首先通过研读红色读本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新中国史、党史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加深理论认识。7月底至8月初,同学们开始陆续前往居住地附近的长征路线和红色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实践,他们在靖宇县重走抗联路,拜谒杨靖宇将军,感悟抗联精神;在于都县参观于都长征纪念馆,体验 “长征第一渡”探寻初心;过金沙河,重走红军金沙村长征小路,体悟信仰的力量;参观陇西县安家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牢记使命担当。同学们在实地走访中,与当地老人共话红色历程,感悟先辈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初心。同学们用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下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网络分享方式,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通过镜头领略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接受红色革命历史的洗礼,补足精神之“钙”。  

聚焦社区防疫,展现中医情怀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变化,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开始有序恢复经济,推进复工复产,但防疫也成为一项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根据今年疫情防控的形式,学校将原来以组队进社区的形式开展的“百个社区中医行活动”调整为由不超过2名学生组队、不跨县区,在家乡当地社区进行义诊、中医药知识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宣讲、急救知识宣讲等活动,协助社区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此形式继续开展“百个社区中医行”专项活动。  


通过这个形式,学校的品牌项目“百个社区中医行”将不再局限于长春市的100个社区中,而是覆盖到全国各地。同学们在参与社区工作、助力社区防疫、开展中医药类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既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又弘扬了中医药文化;既助力疫情防控,又守护了家乡的美好。  

返乡基层实践,助力家乡发展  

受疫情影响,今年长春中医药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主要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主要活动形式,依托团中央开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小程序,以学生个体为单位,以县域为活动范畴,开展了属地化社会实践。同学们纷纷到家乡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公益性岗位、村委会、乡镇卫生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助力家乡的发展。  


在家乡地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于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体悟了国家公仆在为人民服务工作中的艰辛历程,锻炼了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动力来源,将美好青春贡献给家乡的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聚焦社区防疫、助力家乡发展,这些只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年学生在2020年的暑期投身家乡基层参与社会实践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彰显“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医学生本色,让青春在实践中磨砺出光彩!  

 

 
长中青年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