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2011年7月,研究生支教团并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013年,我校被批准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高校,累计选拔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51名,分别在吉林、广西、新疆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个人简介
黄可,女,中共党员,长春中医药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派遣年份2021-2022年。现为中医学院2022级中医内科学专业脑病方向研究生,现任博硕医疗服务团宣讲团负责人、中医学院研究生会博士工作部负责人。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两项,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银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奖项七项。先后被评为长春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长春市“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标兵”等各类荣誉43项,其中校级及以上41项,荣获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等共11项。本科期间曾担任吉林省学生联合会第十届主席团成员、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长春中医药大学2021届“优秀毕业生”,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友联络员”,杏林青马工程2016级学员班团支部书记、中医学院2016级中医学2班团支部书记等职务。2021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国家西部计划,担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前往广西玉林市北流镇丛义小学支教一年,在支教地服务期间,荣获“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玉林市演讲比赛第一名、2022年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演讲比赛决赛二等奖。支教工作受到了团中央、广西项目办、北流团市委、北流市教育局、北流市委教育工委的高度认可与肯定,支教事迹被中国青年网、玉林共青团、北流青年、北流文明办等多家媒体10余次报道。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在我青春炙热的一年,我曾跨越北方凛冽的寒冬去拥抱广西烈日的朝阳,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西部计划服务地—北流镇丛义小学,成为了我一生难忘的支教回忆。尔尔辞晚,朝朝辞暮,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时光中,我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2021年7月26日,我们踏上了西部计划的征程,跨越了3000公里,来到了广西玉林市北流镇丛义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时光。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的风景秀丽,感受到了广西多民族人们的热情好客,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天真烂漫,更深深地体会到了基层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我们一行五人,自长春而来,远赴广西,跨越山海,只为将那一朵朵青春之花,绚丽绽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将教育的种子播向北流这片土地,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教育的乐章。再简陋的教室,都是学生们放飞梦想的舞台,成绩再落后的孩子都是可以闪闪发光的宝石。支教期间,我们立足学情,因材施教,躬耕践行,履职担当,用五彩的粉笔打开了丛义小学孩子们心灵的一扇窗...广西地处山区、毗邻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下,外出务工人口居多,部分为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十分重视。在熟悉了教学情况后,我迅速地融入到北流的教学环境,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教育工作。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支教的一年时光,我带领孩子们一同学习拼音汉字,感受语言奥妙,一同走进课文,畅游童话王国,我们一同积累古诗,品味诗词风韵,一同诵读三字经,领悟传统美德。看着孩子们在一天天进步,我也从他们懵懂、渴求知识的目光中,找寻到了我被需要的意义。我立志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教会孩子们说好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支教一年来,我圆满地完成了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要求,教会孩子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常见字,培养学生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纠正孩子读准拼音,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谚语、歇后语及课文中优美片段,培养孩子语言思维,为三年级的语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一年,扎根在孩子们心底的语文之花,正悄悄绽放~我希望我的到来,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们成长,发自内心地想教会孩子们多学一点知识,培养孩子们养成独立的思维,去探索感知这个世界。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意思政课堂”以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四条主线,开展了课外活动百余场,受教育学生6000余人次。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们的爱国教育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点燃中国少年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们心底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孩子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这也是我们扎根基层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我也始终践行着从长春中医药大学带来的初心,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前进!
芳华待灼 砥砺深耕
在广西支教的一年,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年,也是扎根基层、静心成长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用燃烧照见更多的光明,用温暖汇聚出更多的温暖。孩子们对于我们是一年温馨的陪伴,我们对于孩子们则是终身的印象和改变,我永远记得母校的教诲:“研究生支教团是服务地学生们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学生们的榜样与标杆”。现在回首,在广西的支教工作已结束一年余,但与孩子们相伴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离开服务地后,我始终与孩子们保持着联系,通过电话了解孩子们的近况,看到孩子们将我的嘱托铭记于心,并朝着我所教授的方向一步步成长,我感到激动的同时也十分温暖,我想这就是爱与教育的力量,也是铭心的成长!这段浇灌着青春梦想的旅程已经结束,但这份沸腾于心的热情与责任永远不会退散!支教工作结束后,扎根基层锻炼的能力也使我在新的岗位上“熠熠发光”,我在支教服务中学会的独立、坚强、乐观、自信,激励我在今后面对工作学习中的挑战与挫折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我和孩子们约定,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萤火虽微,汇聚亦可照亮星河,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秉持最坚定的初心与最赤诚的热爱,扎根祖国西部,释放青春激情,守护基层教育,追逐青春梦想!接力在服务地用志愿青春续写壮美篇章!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无私奉献,一路前行。我会在遥远的北方,继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