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2011年7月,研究生支教团并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013年,我校被批准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高校,累计选拔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51名,分别在吉林、广西、新疆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我的支教时光记录
个人简介
杨涵,女,中共党员,研究生(推免)期间就读于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2022级中医康复学专业。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于2022年派遣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本科期间曾任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连续6次获得校级奖学金;组织过多次院级活动;主持并参与省级大创项目1项并顺利结项;曾获评学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国际交流志愿者”、“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作者”、“2022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志愿服务地在玉林市陆川县滩面镇,现工作单位为陆川县滩面镇上旺小学。
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独自一人来到距家三千多公里的广西,背上行囊,向梦想靠近。偶然的一次机会,听说支教这个志愿服务,我查阅了无数资料,翻看了数篇文章,终于,我下定决心要去试一试,我的初心是让自己得到一次真真切切的锻炼。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周围人的呵护与关爱下成长,我想给自己一次机会,完成人生成长的蜕变。我积极向学校递交了申请,经过层层考核,最终如愿得到了名额。为更好地践行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利用假期时间学习与教师相关的知识,为自己的支教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的志愿服务经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扶贫工作,第二部分是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初到乡村田间,民心民意用心听,大事小情皆关怀。一个月的驻村帮扶实践活动,在理论学习中激发动力,在实践锻炼中总结经验。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我们走访村里的贫困户,确保不落一户;协助村干部完成各项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要学会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搞好群众关系,与群众携手助力乡村振兴。这让我初步体验了志愿服务的真谛之所在。
初登讲台,初为教师,第一次来到广西,以教师这样崇高的身份,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从未有过讲台经验,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熟练,潜心学习,虚心求教,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去听他们的课,感受严师的风采,学习如何上好一堂课,从课上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知识点的落实到课下如何对孩子们进行耐心指导与沟通。经过不断地学习,我已完全适应了教师的工作节奏,课前备课、教学设计,课堂练习以及课后训练,按照学生们的学习节奏,一点一点摸索,探索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在课后之余,我也会充实自己,学习如何当好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我的课堂上,个别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问题看似很天马行空,但其中却也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平时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天真烂漫,每天无忧无虑,嬉笑玩闹;我有时会因为他们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完成作业而生气,但转念一想,他们平日里缺少了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关爱,对他们发脾气又是于心不忍,看着他们对你笑,心瞬间被融化,也不想有多余的脾气了。
课上我们是师生,课后我是他们的大姐姐,他们会把自己摘得果子送给我,告诉我是什么、怎么吃;会做各式各样的小手工送给我,他们画画的功底简直是让我赞叹不已,一笔一画流露着儿童的天真;也会成为我的小小老师们,教我他们这里的方言;会一起玩乒乓球;一起讨论小孩子们的奇怪知识......我常常想,既然不能带他们去外面的世界,那就把外面的世界给他们带来,我会不定时的给他们播放各个大学的宣传片,告诉他们走出这个小村庄,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去感受一下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到其他的城市领略到与家乡不同的风景。有时候听到他们说以后不考大学,我不禁感到一丝丝茫然,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有可能是无心之话,也有可能是心里话,无论怎样,我都告诉每一位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个大学,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我们去发掘。因此,我的课堂上便多了一句课堂箴言:“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很荣幸有机会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英语的世界,满足他们对英语的好奇与喜欢,激发他们对求知更多的渴望。愿我和我的每个学生,今后都能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追求理想,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短短一年,尽己所能,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一起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