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重温青春华章,致敬百年风华(一)——共青团的诞生

共青团诞生背景及过程

191954日,天安门前的呐喊震惊了神州大地,赵家楼的大火照亮了世界东方的天际。伴随历史新时期的到来,中国社会舞台上开始奏响激越的青春旋律。

五四运动中一批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地投身到群众斗争中去,促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密切地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走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1920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陈独秀便指派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8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担任了中国第一个地方青年团组织的书记,而团的机关就设在当时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普通民居——霞飞路渔阳里6号中。

为了联系和团结进步青年,上海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就在这里开办了中国党、团组织的第一所培养青年革命者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并且在这个学社的学员中发展青年团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刘少奇、任弼时二人就是从这里踏上革命征程的。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1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立即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的张太雷带回了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指示。中共中央局随即决定由张太雷等人主持正式建立青年团的工作。

192255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中共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说。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

团史人物焕新生

俞秀松,字柏青,于18998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的一个清末秀才家里。出身贫寒的俞秀松除正常的读书之外,还要放牛,做农活。有一天,天下着大雨,他起床晚了,如果去读书,牛就会饿肚子;要是去放牛,就会耽误学业。俞秀松对自己很不满意,猛地把头发拔了下来,以此告诫自己要勤奋学习。俞秀松“拔发奋志”的故事至今还广泛流传于诸暨。

1919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巨浪般的怒吼声,冲破了古国的沉默和荒寒,也震动了俞秀松年轻的灵魂,他积极组织发动爱国学生运动,被誉为杭州学生运动的领袖和先驱。

19228月,俞秀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伐陈炯明叛乱的军事活动,是我党最早参加军队与作战的军事工作先行者。

俞秀松在新疆工作期间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成为党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旗手,对新疆的民族团结、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教育、新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9221日,俞秀松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遇害,时年39岁。

1961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6年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宣布给予彻底平反。

 

 
长中青年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