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倍受鼓舞!长中医青年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全校师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

田乃月

管理学院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现服务于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板石镇人民政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在校期间我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带领团队多次走访特色乡镇,当看到留守儿童在土墙上用粉笔画教室时,总书记“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号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毕业时面对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我毅然选择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时代召唤报名西部计划,通过遴选我来到了珲春市板石镇人民政府,在基层文书岗位上,我负责处理公文超过2000份,同时运行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了50余篇原创推文,多次被州级媒体转载,志愿服务的经历是能力的提升,更是信念与情怀的深植。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成为民生福祉的“建设者”和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让青春在服务基层的事业中绽放光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钟熙雯

学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临床医学院2024届毕业生

(现服务于新疆巴州尉犁县第一小学)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字字千钧的嘱托让我心潮澎湃。此刻,站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望着教室里孩子们求知的目光,我更加坚定了将所学知识化作星火,点亮尉犁县第一小学孩子们的心灵灯塔,陪伴他们在成长路上勇敢前行。

   作为知识传播者,我深感使命在肩。我会以高潮老师为榜样,把抽象知识融入“放羊数羊”等生活场景,助力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在知识海洋破浪前行。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我愿做温暖桥梁。学习努尔比耶·热合曼老师,尊重学生文化习俗,关注身心发展,引导树立正确三观,让民族团结种子生根发芽。兴边富民是时代重任,我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借鉴高淑贤老师,通过观察和家访发现孩子需求,利用资源帮他们开阔视野,激发梦想与动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根基层,融入国家发展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让青春绽放绚丽光彩。

杨  迪   

人参科学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参与“百名优秀硕博人才助力振兴计划”基层实践项目的我深受鼓舞。在基层工作中,我不仅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中理解了“振兴”二字的深刻内涵。在实践期间的走访调研、参与政策宣讲、协助防洪工作等经历,如同多棱镜,折射出基层工作的复杂与挑战,也感受到基层发展的巨大潜力。这段实践经历锤炼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面对现有的资源环境,用实干突破困境,用务实态度推动工作。未来,我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厚植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转化。

何思源  

学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康复医学院2025届毕业生

   近期,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触动与鼓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支教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作为即将奔赴新疆开展支教工作的我,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我深知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播撒希望的种子,助力学生成长。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支教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我会牢记嘱托,与支教团成员们携手共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在支教的舞台上绚丽绽放。

屈欣月

药学院2025届毕业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回信饱含对青年的关怀与期望,让我更加明晰使命担当。作为医药学子,在西部计划的广阔天地中,以知识服务基层,用专业普及医药,凭实干助力健康,书写无悔青春。

   回望来时路,志愿服务让我读懂群众需求;党员身份让我铭记为民初心。选择西部,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郑重承诺。  

   未来,我将以回信精神为灯塔。深入基层,做健康的守护者;传播知识,做科普的践行者;奉献热忱,做时代的奋进者。让青春在服务中发光,让党徽在奉献中闪耀,以实干诠释青年担当,用奋斗答好时代考卷。  

   请母校放心,我定不负所托,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大地,以无私奉献守护百姓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王子菲

护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中强调青年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身为护理学子,我传承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精神。在校时,我踊跃参加志愿服务,前往养老院为老人测血压,教他们功能锻炼操和八段锦,同时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院内义工工作,担任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也参与到下社区志愿服务。多次的志愿服务让我收获颇多,更在我心中种下了去西部报效祖国的种子。在今年我也怀揣着建设西部的决心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用所学知识为祖国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贾寒淇

学校2023级青马学员、中医学院学生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队队员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更是对志愿服务的老师心生钦佩和崇敬之情。回信的字里行间,满溢着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的深切关怀与高度赞扬。他们奔赴边疆的漫漫黄沙,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讲台,以无私的奉献奏响家国情怀的激昂乐章。我深刻明白,青年成长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青年的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壮阔蓝图,主动奔赴基层、扎根边疆。用青春的热忱与汗水,浇灌教育的希望之花,让青春在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的征程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田  巍

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送来了温暖和激励。2003年开始实施的西部计划不仅是人才输出的窗口,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思政课”,它让青年在服务中读懂中国,在实践中锤炼品格,是立德树人的鲜活载体。  

   做为基层学生工作负责人,我们是连接政策与学生的桥梁。我们将以更扎实的举措推动工作落地,深化动员,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精准服务,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让志愿者的付出有回报、成长有平台。  

   志之所趋,山海可赴。相信每一名奔赴西部的学子,都是撒向广袤土地的希望火种。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引领,全力托举青年人的选择,让更多“青春之花”在西部绽放出时代光华!

魏  恒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志愿者队员的回信,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回信既是对青年成长的指引,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政工作的方向标定。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支教工作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课堂。在西部边疆的教育实践中,青年志愿者们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浇灌祖国花朵的具体行动,诠释了实践育人的深刻内涵,展示了时代新人的光辉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更要善用这样的鲜活教材,在课堂中讲好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程文宣

基础医学院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饱含着对青年一代投身基层、担当奉献的殷切期望。作为基层团委书记,我深受教育与鼓舞,也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工作方向。

   青年担当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正如戍边支教志愿者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体现的是青年对责任的勇敢担当。医学生在医学领域同样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研究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更应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未来,我将竭力将回信精神融入医学生的价值践行,引导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姜浩然

医药信息学院教师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为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深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基层团委肩负着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重任,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力以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引领医信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让青春在卫国戍边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隋永朋

中医学院教师

   作为一名从西部计划支教场域走向高校思政岗位的辅导员,学习这封回信时,感受到字里行间涌动的不仅是对戍边支教群体的关怀,更是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深刻建构。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们的支教事迹,与我们当年将青春镌刻于三尺讲台的岁月形成跨时空的精神呼应。支教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用戍边精神、家国情怀为边疆孩子浇筑精神长城,这与高校辅导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本质相通。无论是曾经的支教团长,还是现在的辅导员,始终指向同一个精神原点,让青春在与祖国同频共振中彰显价值,让教育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中抵达本质。这封回信是新时代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再出发号角,当我们真正把志愿精神刻进精神基因,把支教行动升华为时代使命,方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接力中,书写属于这代人的青春史诗。

刘芳时

附属医院医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和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饱含了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鼓励,为新时期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附属医院团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指引,紧扣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三服务三提升”为抓手,引导全院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纵深开展“青年大学习”,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科研创新,发挥青年博士引领作用,推动科研攻关,提升医技水平;深耕社会实践,依托“四青”实践基地等载体,广泛开展义诊、宣讲等活动,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奉献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队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挺膺担当、勇毅前行。

钟  祯

针灸推拿学院教师

   读罢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令我心潮久久难平。这让我不禁回想起投身西部的岁月。年少时带着满腔热忱,我奔赴延边州图们市开启研究生支教团生涯。望着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眸,我深切领悟到教育的意义,也明晰了青年应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如今,我留校任教,从乡村至高校,育人初心未改。我将秉持支教时的赤诚与坚韧,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我愿化作火种与桥梁,点燃青年奋斗之火,助力他们跨越艰难,投身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长中青年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