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学子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行走在祖国大地上,感受时代巨变,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磨练意志、增长本领,以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红色铸魂 科学筑梦
河南理工大学“红色铸魂 科学筑梦”实践团秉承“以思政的底色讲科普,用有趣的科普传思政”的理念,有机融合爱国主义与科普教育。通过宣讲活动和有趣的实验,不仅传递了科学家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还提升了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
河南理工大学“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五七七处联合开展了以“新时代青年的样子”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宣讲人阐述了自己眼中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样子,结合个人实践经历,分别从理论知识学习、日常工作开展、个人实践成果以及研究生支教团的特有经历等方面,诠释了“走出书斋”、投身社会实践、勇担时代责任的新时代青年的生命状态,并播放了由实践团队制作的《愚公移山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和《新时代青年样子》两部自制思政视频,生动展现了拥有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自讨苦吃”的新时代青年风貌。


传承烙画艺术 助力乡村振兴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小太阳”社会实践团拜访了葫芦烙画非遗传承者马昌文老师。通过参观展馆,他们了解了葫芦烙画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与深远价值,见证了古老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实践成员深刻领略到葫芦烙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更真切认识到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价值。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积极投身到葫芦烙画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发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携手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


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革命血脉
为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大别山红色足迹,赓续鄂豫皖苏区红色血脉”实践团抵达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在历史的追忆中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场面向当地小学生的专题宣讲会,队员们巧妙运用真实案例,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内涵。此外,实践团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面向周边居民及游客广泛传播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他们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多角度、多渠道、多载体讲述着大别山感人的英雄事迹、厚重的红色历史和不朽的革命精神,通过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宣讲内容,让宣讲活动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乡”约镇平 籽籽同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约电气绘梦镇平,籽籽同心共助团结”实践团抵达南阳市镇平县,深入维吾尔族居民生活,了解了当地的风俗民情;通过支教传播知识,搭建了文化团结之桥;调研民族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宣讲用电安全知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活动加深了成员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团结工作的创新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下一步,河南理工大学团委将继续优化团学工作,紧扣实践育人工作主线,充分结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专业建设需要以及个人成长需要,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身边事”反映“大发展”。让广大青年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程、基层政务工作的过程中学有所感、行有所悟,在“社会课堂”中找准人生航向,奋勇前行,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