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白山下的“厚德精术”,到西部大地的“躬身践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始终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带着中医药的智慧与育人的热忱,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论是响应西部计划的号召扎根边疆,还是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深耕基层教育,他们都在用青春诠释长中医人的使命,用行动书写“到基层去”的动人篇章。
西部计划
用青春扎根西部,以医术服务基层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西部计划的号召,也是无数长中医学子的选择。每年,我校都会选拔优秀学子加入西部计划,他们带着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奔赴新疆、西藏、甘肃等西部地区,在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什么是“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吸引超54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奔赴西部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到西部基层施展才干、报效祖国的广阔平台。项目实施以来,学校累计派遣33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招募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所列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
服务期
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
服务内容
西部计划按照服务内容分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卫国戍边、服务新疆、服务西藏8个专项。
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每年3月-5月
报名方式: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可登录西部计划官网,在西部计划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填写报名表并选择三个意向服务省。下载报名表后,经所在院系团委审核盖章,提交至所在高校项目办(设在高校团委)。
进度安排
3月-5月,报名阶段。
5月下旬,完成选拔工作。(选拔方式和流程:开展审核、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
6月上旬,完成体检工作。
6月下旬,完成岗位匹配,与志愿者签订《招募协议》(见西部计划官网),并向志愿者发放《确认通知书》。
7月中旬,到服务省培训地报到,并参加由服务省项目办统一组织的培训。
7月底,志愿者到岗。
8月上旬,由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单位、志愿者签订三方服务协议,并在西部计划信息系统中确认完善有关信息。


政策支持
1.服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参加西部计划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自研究生毕业时开始计算),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3.按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依实际服务年限计算服务期及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并在服务证书和服务鉴定表中体现。
5.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
6.出省服务的和在本省服务的志愿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长春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工作,配套出台相应政策,在毕业典礼上,授予学校统一招募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志愿服务西部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举行欢送仪式。
资金保障
西部计划作为中央举办、地方受益的国家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中央财政
按照西部地区每人每年3万元(南疆四地州、西藏每人每年4万元)、中部地区每人每年2.4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2.地方财政
地方各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自身财力,按月足额发放志愿者工作生活补贴,承担志愿者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个人缴纳部分从志愿者工作生活补贴中代扣代缴)。
3.社会保险
各地按照全国项目办有关要求,为每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含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购买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县级项目办及基层服务单位应为志愿者提供交通、住宿、伙食等方面的便利,提高保障水平。
4.地方项目
地方项目须严格按照全国项目的运行模式、选拔标准和工作要求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责任主体为省(区、市)项目办,年度实施规划须提前报全国项目办审批。经全国项目办批准的地方项目的志愿者与全国项目的志愿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参加学校统一招募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学校给予一次性3000元生活补助。


在这里,你们可能会走进乡镇卫生院的诊室,为村民测量血压、宣讲常见病的防治知识;也可能会在县级医院协助医生完成基础诊疗,陪伴患者做康复训练;可能会奔走于乡村的田间地头,开展健康义诊和用药指导,把医学常识讲到老百姓身边;也可能会在政府部门参与乡村公共卫生项目,协助推进基层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你们会在烈日下、在泥土地里留下足迹,而百姓一句“谢谢你们”的朴实话语,便是最动人的回馈。这不仅是一段西行的经历,更是一场青春与热血的“健康接力”,让公共卫生的理念在西部乡村扎根,让健康的希望照进千家万户。以爱为帆,接力同行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以爱为帆,接力同行
这是一场“爱”的接力,长中医优秀学子奔赴教育薄弱地区,讲授基础学科知识,也开设 “本草课堂”,让“小杏苗”在祖国边陲扎根。他们以 “师者” 身份传智,以 “医者” 初心送暖,让长中医的仁心与智慧,在支教路上绽放别样光彩。
什么是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简称“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2011年,研究生支教团正式并入西部计划。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学校在2013年被批准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高校,并在同年9月成功组建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学校始终秉持“鼓励、引导、帮扶、成才”的理念,现已选拔12届共66名志愿者分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图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陆川县,桂林市资源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学校研究生支教团于2018年入选“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宣传报道。
2024年入选全国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志愿宣讲团,在广西桂林资源县、新疆巴州尉犁县开展“课堂+社区”中医药宣讲活动,得到了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志愿者微信公众平台等官方媒体的报道。




招募条件
1.具备推荐长春中医药大学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类推免生)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记录。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违规记录。
5.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育成绩须合格,能胜任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志愿服务工作。
6.招募人员须为校院团委学生组织、校院学生会组织成员及班级团支部委员会成员、班级委员会成员,任期均须满一年。
7.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已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有志愿服务经历者,尤其在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9月上旬
报名方式: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通知发布后,凡符合要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报名申请表》及申请材料到所在学院团委报名。由学院团委审核后统一报送学校项目办。


工作流程
选拔流程
9月上旬,报名阶段,学院团委开展资格审核,学校项目办进行资格复审
9月中旬,开展笔试、面试,组织入选志愿者体检及心理检测
9月下旬,公示阶段,公示后填写教育部《推免生登记表》,报省招办核查,领取推免生网报校验码,并签订《招募协议书》。
9月底,在西部计划官网“研究生支教团报名注册信息系统”填报相关信息,进行注册登记


培训派遣
1.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后,成立临时党(团)支部,加强党(团)支部。
2.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全员纳入“青马工程”进行统一培养,开展理论学习不少于100学时,红色教育不少于8学时,实践锻炼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青马工程”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培养。
3.制定研究生支教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台账,围绕提升理论素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教学技能、熟悉管理规定、了解服务地风土人情、规范使用微博微信、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掌握应急救护基本技能等8个方面内容,开展岗前培训。
4.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教师资格证考试理论学习,到岗前须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5.毕业后,按时参加服务省份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服务省、县项目办的协调安排准时去服务地报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政策保障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享受西部计划国家、地方及学校的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此外被选拔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保留一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在读研究生可保留一年学籍。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每一步足迹,都在书写 “教育为民、医药惠民” 的青春答卷。他们用支教架起桥梁,让岐黄文化在课堂内外生根,让知识与健康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发芽——这既是对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生动践行,更是长中医学子用青春力量续写的担当篇章。


团团认为,不管是西部岗位的默默坚守,还是支教课堂的点点星光,长中医学子的每一次西行、每一堂授课,都在将中医药的温度与知识的力量传递远方。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难忘旅程,更是“启古纳今,厚德精术”校训的鲜活实践。未来,愿更多长中青年人接过这份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让岐黄薪火与教育初心在基层沃土上持续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