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经典 > 正文

研究经方辨治的佳作——读《伤寒论析要》

        《伤寒论析要》一书阐发了阎洪臣先生对《伤寒论》方证的理解,又旁及历代经方医家研究经方的要义,还包含着他自己学用《伤寒论》六经方证辨证的感悟、心得和创新,及活用经方辨治的临证思路,是阎洪臣先生研究《伤寒论》经方辨治的佳作。
        阐理论:紧扣要点
        《伤寒论析要》对六经的病因主证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其对条文的解释和病机的分析力求深入浅出,涵义理解力求准确,词句辨析证据充分,旁征博引恰到好处,方证病机紧扣要点。
        如《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少阳病的症状最多,包括四大主症和或然症及小柴胡汤症,以及煎取法和加减法等。举“往来寒热”为例,指出“病邪在表里之间,正邪分争较为剧烈,一阵儿邪胜,一阵儿正胜,这样一来,寒热就会交替出现,呈休作有时的状态”,寥寥数语道出了少阳病的基本特征和往来寒热的成因。
        辨方证:精细入微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多种多样,有经络说、脏腑说、证候说、八纲说、气化说、阶段说等,致使初学者无所适从。《伤寒论析要》见解独到地提出了“六经七证二元辨治法”的方证辨治思路。
        在临床实践中,不管病情多么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不会越出三阴三阳的表里寒热虚实。“六经七证二元辨治法”的具体思路是:先辨清六经本证,再进一步辨六经病的兼夹证,进而分析兼夹证的病机。如此,六经思辨步步落实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全面准确,疗效确切。初学者只要肯下功夫,一步一步,掌握精髓,则可执简驭繁,得《伤寒论》之门径。
        《伤寒论析要》还列举了六经辨证的细则,如表证,太阳病为表阳证,具备恶寒发热,或恶风发热两者并见,分无汗脉浮紧的太阳伤寒证和有汗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
        书中对所述各证的临床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理论联系实际,每讲之中都附有典型病案,寓理论于案例之中,使读者易于辨识和掌握。
        析方药:入木三分
        要提升中医临床疗效,除了辨证精细准确外,遣方用药亦至关重要。阎洪臣先生治学严谨,运用经方每加一味药或减一味药,都有理有据,务求做到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如机器之齿轮,互相紧扣,无一毫之差。《伤寒论析要》析证详细,重点突出,易学易辨。
        如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同为治疗咳喘病外寒内饮证的方剂,两方都含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四药,因此均主治寒咳。然两方同中有异,前者含射干、紫菀、冬花,化痰止咳力胜,治气上逆症状(咳,喘,喉中痰鸣)较为突出,饮重于寒,或没有表证者;而后者含麻黄、桂枝等,解表散寒功强,治风寒束表证的症状(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背痛等)比较显著,寒重于饮,多兼表证者。
        阎洪臣先生认为,应用经方,一是要辨准方证,紧抓病机,有是证则用是方,有是症则用是药;二是要合乎经方药量之间的配比法度,不仅要使剂量尽量合乎原方法度,更要重视方药剂量间的配比。
        《伤寒论析要》一书把握住了《伤寒论》的主要思想,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悟出了《伤寒论》的医理,并充分运用辨证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阐述伤寒的每个细节,真正认识了营卫的邪正变化、脉象变化、药物的加减变化等。此外,《伤寒论析要》对药物的炮制、功用等都有独到的理解和阐释,对方剂、药物的分析、应用等既博采历代医家的经验,又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令读者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长中青年电子版